人类正常受精卵形态通常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,在胞质中可见2个细胞核(2PN)。
「未受精卵:」在胞质中没有原核出现,可以是处于不同成熟阶段的卵子(MII、MI或GV期卵子)。
「异常受精卵:」原核数目异常。如果在胞质中看到3个、4个甚至更多的原核或仅有1个原核均称之异常受精卵(3PN,4PN,1PN等)。
异常受精的机制:
(一) 无PN
体外受精过程中约30%的卵母细胞表现为无PN。
原因:
精子质量差、卵母细胞胞质尚未成熟、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;
雌雄原核过早融合,导致原核消失;
晚卵裂受精卵:受精后40-60小时卵裂成胚胎,这些胚胎发育阻滞、非整倍体、三倍体及嵌合体等染色体异常率较高。
(二)1PN
体外受精过程中1PN的发生率为3%-6%。
原因:
精子头去凝缩障碍以及不成熟精子染色体凝缩,导致雄原核形成障碍。
ICSI注射破坏了进行减数分裂的纺锤体,导致第二极体排出障碍;
卵母细胞激活障碍时,纺锤体及星状体缺陷等导致雌性原核形成障碍;
卵母细胞的孤雌激活;
雌、雄原核融合形成一个原核;
雌雄原核的不同步发育。